Wednesday, September 15, 2010

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の读后感

把《出师表》仔细的读完了之后,我对诸葛亮(孔明)又有更深一层的了解。以前在阅读《三国演义》和《三国志》的时候,只知道诸葛亮是个用兵如神,足智多谋的能人,却不知他对蜀国和先主刘备有着那么深的感情。

         《出师表》中又分成《前出师表》和《后出师表》。《前出师表》是诸葛亮临行时对后主刘禅的进谏,《后出师表》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。在先主刘备病逝后,其子刘禅继位,即后主。刘禅黯弱昏庸,亲信宦者,远避贤能,胸无大志,苟且偷安,是个扶不起的阿斗。他虽身为蜀国君主,然而蜀国的安危成败,实际上系于丞相诸葛亮身上。诸葛亮主张出兵击魏,侃侃陈词,申明大义,力排众疑,既有政治家的眼光,又有军事家的头脑,且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。当诸葛亮率众出征时,便上表促使后主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具备正确的观点,采取得力的措施,才能保证前方顺利进军;于此同时诸葛亮也借此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,既是自勉自励,也是预防小人惑主。
 
       在出师表中,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:广开言路,执法公平,亲贤远佞。这三项建议,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,也是施政的正理。为了激励后主继承其父遗志却又不冒犯他,诸葛亮在行文上十分谨慎。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,第一句就写 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诸葛亮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,并以此深诫后主理应牢记先帝功业。之后他又直言:益州疲敝,申明蜀国自身条件很差,地少将寡,民穷地荒;接着他又大声疾呼: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!”说明蜀国已大有危在旦夕之势,若不立即救亡存国,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。写到这里已让人大有视之惊心,思之动心的效果。因为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,平平道来,那对一个昏庸愚钝的君主来说,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。由此可见诸葛亮在拟写这表时颇费深思。
 
         在凸显严紧的形势后,诸葛亮开始安抚后主: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,说明蜀国仍有忠义圣贤之辈,他们即没忘记先帝的恩德,也不改对后主的忠心,因此要让蜀国转危为安,化险为夷还是有依靠、有希望的。他也规劝后主不可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,不要放弃先主历经千辛万苦打拼来的基业。 
 
         接着诸葛亮再言执法公平、亲贤远佞这两项。谈到执法公平,又先提出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这一概念,提醒后主应该公正无私,对宫廷官员和朝廷官员要维持一贯的态度和作风。接着诸葛亮又把焦点切回开张圣听,提出凡宫中之事,可向侍中郭攸之、费祎、侍郎董允尚书陈震、长史张裔、参军蒋琬等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,而且要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如此则必能裨补缺漏,有所广益。对于府中之事,可向性行淑均,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,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也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
         
         最后提出亲贤臣,远小人的问题。所谓广开言路,是开的忠谏之路,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。亲贤臣而远小人,才能广纳郭攸之、向宠等人的良言,才能昭平民之理,不让奸邪得势,造成内外异法,赏罚不明。一个君主之所以会昏庸,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,蔽于视听,昧于事理,因而忠奸不分,贤愚不辨,是非不清,赏罚不当。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,无视创业勋臣的这一毛病,对症下药,又说得委婉深曲,入情合理。三项建议,既可独立成项,又可相互关联。所列三项,广开言路是前提,执法公平是关键,亲贤远佞是核心。如此层次性的说理,让读者较容易得到启发。 
 
         表文的第二部分,由叙诸葛亮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,进而表明自己欲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的决心。文章忽然以臣本布衣为开端,叙写其二十一年来的情况,历数与先帝之间的缘起,从刘关张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,出任丞相,让他由布衣身份一跃成为蜀国重臣,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的经过。文字间披露了孔明感恩戴德之情,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,欲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,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。此外这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,说明了创业艰难,守业更难的道理,由此激励后主不可半途而废,更不能前功尽弃。这里也写出先帝的榜样,他不以孔明卑鄙,猥自枉屈,依然三顾茅庐,且事不分大小,悉以咨之。甚至于败军之际,危难之间,仍委以重任,可见刘备任人唯贤,唯才是举,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。诸葛亮也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,竭忠尽智,今后仍一如既往,忠心不改,余力不遗,恳求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。诸葛亮的这段叙述,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,使其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,而且这又是临别时的表白,里头实有深衷意义。 
 
         表文跟着续述孔明在白帝城受先帝刘备托孤后的心情、工作,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。诸葛亮在此向后主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:受命以来,夙夜忧叹,恐托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,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。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指出这次出师之前的准备已完成。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,提出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 这里我们可看出诸葛亮对出征前景踌躇满志,志气高昂。
 
         总观全篇,表文结束之前,诸葛亮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。一方面提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,不效,则治臣之罪,另一方面还提出陛下亦宜自谋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,诸葛亮主动领受任务,并表示如失职,甘愿受罚,以显示平明之理,对北伐胜败附上全责。最后还不放心,谆谆告诫,要后主深追先帝遗诏。先帝临终时训示后主: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由此可见修明内政的重要性。 
 
         我们可以从出师表中看到诸葛亮表示为了国家,决定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。诸葛亮协助刘备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,当了丞相。 他一心想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。 公元223年,蜀汉皇帝刘备病死。 临终前,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说:“你的才能高出魏帝曹丕十倍,必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。 如果我儿刘禅可以辅佐,你就辅佐他;如果他低劣无能,你可自取而代之。” 诸葛亮听后,痛哭流涕地说:“我会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,一直到死。”
在先帝刘备逝世后,身为蜀国丞相的他可说自己一人掌握了朝廷大权,手握重兵,在后主刘禅软弱昏庸的情况下,相对下机智英明的诸葛亮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大志,并且有南部孟获等将士的誓死效忠。然而,在拥有众多称帝条件的他并没有就此篡位,而是称职的在蜀国的军事、农商业、制造业方面加以改进,并且筛选适当的人选在适当的官职上,确保蜀国有稳定发展。如此忠臣历史少有,值得让后人敬仰。
         
         可惜到了后世开始有不少学者对诸葛亮有不少负面的评语,如:说他以己之势威逼后主使之听命,如曹操挟天子号令诸侯无异;并且说他培植自己的势力,并将其心腹如侍中郭攸之等人推荐给后主,官官相护;以先主非常重视自己(在出师表中提及三顾茅庐一事)为由,狂妄自大不把后主放在眼里等。然而,这些评语显然是在诋毁有忠臣形象的诸葛亮。正所谓: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”,我们无法否认诸葛亮自身也有着一些缺点,例如:有时做人过于谨慎、在兵法上难免有出过错、曾经执意让他的非常赏识的马谡掌管街亭,结果让蜀国痛失这个兵家重地。无论如何,诸葛亮助刘备收二川(东川与西川),为蜀汉基业打下了根基;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,诸葛亮将自己的后半生皆付诸在沙场上。我们只能说,诸葛亮对蜀国的付出和贡献不计其数,是不能被忽略的。
 
         在对这份课业拟写下了这读后感后,我也同时对自己的思想做了个反思,检讨自己对祖国兴亡的态度。在此,我由衷地向诸葛亮致以我最高的敬意,并且时时鞭策自己要忠于君国,对国家有所贡献。